2025年4月24日,大连港的晨光洒在码头上,一束鲜艳的玫瑰花在俄罗斯传奇探险家费奥多尔·科纽霍夫(Fedor Konyukhov)手中绽放。他面带微笑,从招商轮船旗下香港明华管理的ORE HONG KONG轮走下舷梯,踏上久违的陆地。这是他自六个月前独自挑战跨洋划艇后,第一次与家人重逢。玫瑰花是船长王士平和船员们精心准备的礼物,献给这位海上漂流的勇士,也献给生命的奇迹。

△费奥多尔·科纽霍夫走出港口
一声“你好”,奏响海天交响的温情乐章
“Nihao!”科纽霍夫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向船员们打招呼,这是他在船上学会的第一句话。想起获救的瞬间,他眼中闪着光:“我很高兴被ORE HONG KONG轮救起,船长和船员们对我特别好!”

△ORE HONG KONG轮举行欢迎晚宴
14天的海上漂流,划艇故障,物资匮乏,科纽霍夫一度以为生存希望渺茫。“我的船坏了,彻底成了一团糟,我很难过,只能弃船。”他回忆道,“但当我听说一艘中国巨轮正向我驶来,我知道,中国的朋友一定靠得住,他们会找到我!”
地平线上,那艘庞然大物缓缓浮现,科纽霍夫至今难忘那一刻的震撼:“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船!中国船员来了,他们动作专业又迅速,把我安全接上船。”
在船上,他感受到家的温暖。船员们不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,还教他用中文说“你好”。这份跨越国界的善意,让他眼眶湿润:“我活着回来了,今天还能见到我的家人,我真的太幸运了。”

△费奥多尔·科纽霍夫和船员们一起弹吉他
港湾相拥,生死交响的生命协奏曲
4月24日,大连港签证中心外,科纽霍夫的妻子伊琳娜和儿子尼古拉早已翘首以盼。重逢的一刻,紧紧的拥抱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。伊琳娜动情地说:“我丈夫会永远记得这次航行,记得这些中国英雄。感谢招商轮船,感谢船长和船员们的热情与专业!”

△费奥多尔·科纽霍夫与妻子伊琳娜

△费奥多尔·科纽霍夫与儿子尼古拉

△费奥多尔·科纽霍夫与亲友团合影
船岸共鸣,谱写惊涛骇浪的救援史诗
这次救援堪称教科书级别!3月30日,接到科纽霍夫遇险的消息,香港明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。船长王士平带领ORE HONG KONG轮星夜兼程,精准定位一叶孤舟。岸基团队则通宵达旦,协调航线、制定方案,确保救援万无一失。
抵达现场时,天空飘起了小雨,天色渐暗,给救援行动增添了极大的难度。对于长达360米的超级矿砂船来说,在茫茫大海中搜寻仅有10米长的遇险船艇,无疑如同大海捞针。雨幕进一步降低了能见度,稍有差错,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“海上救援,我们责无旁贷!”王士平船长说,“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没有国界,船和岸是一个整体,缺一不可。”
岸基管理人员张伟亮船长补充道:“每一次应急演练,我们都当成实战来对待。正是平时的严格训练,才有了这次救援的零失误。”
香港明华的高效协作,源于公司严苛的管理体系和常年积累的默契。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这场救援不仅是勇气的展现,更是专业与担当的完美诠释。
星光为炬,大爱之光永照海天
夕阳西下,大连港的塔吊在余晖中静立,科纽霍夫与家人相携离去的背影,渐渐融入城市的灯火。这位用半个世纪丈量地球的探险家,在惊涛骇浪中感受过生命的脆弱,也触摸到人性的温暖。
当海浪吞没星光,一群中国航海人逆风破浪,点亮生存的希望。真正的探险,不止是征服山海,更是敬畏生命、守望相助的勇气。
招商轮船,用一艘巨轮,书写一段跨越国界的救援传奇。这份温暖,将在大海上永远流传。

△ORE HONG KONG轮

稿源 | 招商轮船
编辑 | 企业文化部
携百年航运辉煌 铸一流企业梦想
